JLL 仲量聯行的物業管理總裁 Mark Zettl 於日前發表的文章中表示:未來,健康策略將納為環境目標,成為房地產價值的關鍵因素。本次的綠矩專欄將綜整 Mark Zettl 的文章內容和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創新實驗室(MIT Center for Real Estate)所發表的研究結果,提供相關從業人員作為健康建築趨勢參考。
從綠能開始,可量化的建築認證改變了市場動態
根據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(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)的數據,建築佔全球碳排放量近40%,對於氣候變遷有極大影響。目前全球已超過 4,400 家企業和 220 名投資者參與聯合國的「淨零競賽」,目標在 2030 年之前將排放量減少 50%。
「未必人人都環保愛地球,但每個人都會捍衛自己的健康。」經過醫生、科學家、工程師、建築師等團隊多年的研究,2012年發布的「WELL Building Standard®」是一套整合式的建築標準,透過十大健康概念來呈現— — 分別是空氣、水、營養、光、運動、熱舒適、聲環境、材料、精神和社區,專注於探討建築環境對人身心健康影響的建築性能評級系統。
WELL 認證的核心理念在於透過優化設計、政策與營運,提供人們正面積極的居住體驗,進而釋放人類的潛能,在全球面臨疫情肆虐的現今,WELL 更是一套不可或缺的「幸福工具書」。
1983年,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提出一項研究報告,指出長期在密閉空調型建築物工作的人員,容易因為換氣不足以及各種室內空氣汙染源而產生噁心、疲倦、呼吸道不適等症狀,稱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(Sick Building Syndrome, SBS)。然而,當時人們對於綠建築的需求仍高於健康建築,因為綠建築的節能、節水以及廢棄物減量都能直接帶來量化的經濟效益,而健康建築的效益仍未被重視。